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北京今年春季花粉开始期和高峰期比去年提前4至7天。
近日,网友在北京天坛公园拍到“花粉雾”爆发,现场好似烟雾缭绕。有网友好奇,树为什么会“冒烟”?这是花粉还是沙尘?
对此,天坛公园工作人员回应称,这是因3.3万株柏树花粉爆发引起的,对人体没有什么影响,花粉过敏者需要远离。目前已进行雾化喷水处理,预计4月下旬就没了。
目前,北京大部分地区柏科花粉达到浓度高峰期。有些市民出现了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等花粉过敏症状。
于是,很多讨论和说法随之而来:花粉过敏要等有症状了再吃药?什么是花粉过敏?它和感冒症状有哪些区别?
一起来关注↓
花粉过敏需等到有症状了再吃药吗?
困扰很多人的春季花粉过敏这件事,有人认为,要等过敏症状出现时再服用抗过敏药。更科学的用药方式是什么?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北京同仁医院院长 张罗:一般来说,花粉浓度达到一定数值的时候,就可以说进入到花粉的流行季节了。很多病人有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了,比如大家会出现鼻痒、打喷嚏、眼痒、流泪、流鼻涕这些症状,随着花粉浓度的增高,病人的症状就会越来越重。在整个花粉季都应该坚持用控制过敏性鼻炎的药。等花粉季结束,花粉浓度下降到没有的时候,再坚持用药一周左右,然后再考虑把药物停掉。
春季过敏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根治吗?
有的人说,抗过敏药物会上瘾,不能长期使用,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
3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蒋荣猛说:“首先,春季过敏很难做到完全根治,它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健康的问题,尤其是过敏人士,但不表示不可以治。我们不要相信有些说打一针就能把过敏完全治好的药物广告。”
抗过敏药物,实际上是不会上瘾的,现在用的抗过敏药一个是抗组胺药,一个是鼻用激素,这些药物并不会上瘾,但是长期使用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抗组胺药有可能会引起睡眠问题,像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这些人如果用这些药,像高空作业、开车的人群,可能要特别注意。另外,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要说自己感觉好了就停药,因为一旦停药可能会引起过敏症状的反复,甚至会加重。
最后,说到过敏应该怎么控制,还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一个长期的管理计划,因为过敏可能是很长时间,有的人在不同年龄过敏表现可能还不太一样,这个时候一是怎么样对环境控制,二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三是恰当的药物治疗,甚至脱敏治疗,特别是重症的过敏患者,让他尽可能回归正常的生活。
过敏季提前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由于过敏会引起打喷嚏、流鼻涕,伴随咳嗽等症状,不少人会误将过敏当成感冒。专家表示,流感的主要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但过敏性鼻炎只是感到全身的疲乏和倦怠,体温都是正常的,所以,通过症状的区别,可以在家来判断到底是得了流感或者是过敏性鼻炎。
此外,花粉过敏在初期症状不明显时,患者很难分辨出来。如果患者突然发现自己开始对某种食物过敏,出现口咽部的干痒、嘴唇肿胀,可能是花粉和食物出现了交叉的过敏反应。建议怀疑自己患有花粉过敏的患者,及时去医院查明自己的过敏原,便于进行适当的过敏原环境控制。
关注花粉气象播报 “躲”开过敏原
除了针对过敏症状及时治疗外,预防也同样重要。而预防花粉过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接触过敏原,例如出门时佩戴口罩、硅胶保护套眼镜等,做好防护。此外,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花粉浓度监测信息,也可以帮我们“躲”开过敏原。
花粉过敏人群生活中,这些细节要注意↓
室内活动关门窗
关闭门窗减少空气流动也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来降低室内花粉浓度。
户外活动需防护
外出时要佩戴口罩,用镜片眼镜代替隐形眼镜,或佩戴防花粉专用眼镜。
看天出行选时间
易过敏人群最好避开10:00-17:00花粉浓度较高时段外出。晴朗微风气温高的天气里利于花粉浓度升高,明显降雨和大风天里花粉浓度下降。
个人清洁做到位
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头、更换外衣,如果接触到了较多的过敏原,可以进行鼻腔清洗。
文章综合:央视网、央广网、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天气网、新京报、荔枝新闻、健康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