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旅游消费提示:防范旅游诈骗,这些知识你需要知道

来源:
作者: 2025-04-30 19:36:48

五一假期要来了!大家是不是早就收拾好行李,准备冲去看山看海看世界?但是先别急着开心,每年这个时候,总有一群“骗子导游”“黑心商家”盯着咱们的钱包蠢蠢欲动。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扒一扒五一旅游最容易踩的5个坑,附超实用防骗指南,看完再出发,少花冤枉钱!

常见诈骗手段

(一)低价团购物陷阱

文化和旅游部在出行提示中特别提到要警惕“不合理低价游”。不法分子往往以“800元五日游”等超低价作为诱饵吸引游客报名。在行程中,通过威胁“不购物不退团”,或虚假宣传“缅甸翡翠”“云南玉石”等方式,强制游客消费。此前有游客参团后,被导游带入封闭购物店,以“开光祈福”为由诱导购买价值万元的“法器”,后经鉴定只是普通树脂制品。

(二)虚假票务诈骗

随着网络购票普及,此类诈骗日益猖獗。不法分子在社交平台发布“五折转让景区门票”等信息,要求游客预付定金,随后便将游客拉黑。曾有游客通过微信群购买“特惠电子票”,到景区扫码入园时却提示“无效码”,白白损失500余元。还有部分骗局会伪造官方购票页面,骗取游客银行卡信息。

(三)包车出行骗局

一些不法分子会冒充正规司机,在交通枢纽揽客。上车后,以“绕路加油”“车辆故障”等理由加价,甚至勾结同伙实施盗窃。

(四)景区周边套路

在景区门口,常见“免费拍照”陷阱,游客合影后却被要求支付高额打印费。“100%中奖抽奖”活动,大多设置“低价购高价商品”的套路,比如以300元购买成本不足50元的“银饰”。景区周边小摊贩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的现象也较为常见。

(五)网络引流诈骗

短视频平台上,部分博主虚假宣传“免费网红景点”,吸引游客前往后推销高价商品;还有假冒旅行社在旅游网站发布“独家线路”,收取定金后失联。此前有旅游博主发布“野生瀑布秘境”视频,游客前往后发现只是荒山野岭,还被迫购买向导推荐的高价“户外装备”。

防诈核心要点

(一)渠道选择“三查”原则

查资质:文化和旅游部建议选择有营业执照、旅行社经营许可证的正规机构,对“零团费”“超低价”产品要坚决说“不”。

查平台:购票应通过官方APP,或携程、飞猪等正规平台,切勿点击陌生链接。

查评价:预订酒店、包车前,查看真实用户评价,警惕商家“一面倒好评”的情况。

(二)陌生接触“三不”准则

不贪小便宜:对“免费抽奖”“低价特产”等诱惑保持警惕,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轻易转账:任何要求提前支付现金、扫码转账的“优惠活动”,一律拒绝。

不泄露信息:拒绝向陌生账号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在公共WiFi环境下,避免进行支付操作。

(三)行程管理“三提前”

提前规划:出行前,通过景区官网、政府文旅平台了解门票政策、游览路线,避免临时找票、找车。

提前预订:酒店、交通选择可取消的正规渠道,保留预订记录,防止抵达后遭遇“坐地起价”。

提前备份:重要证件拍照备份,记录当地警方、旅游投诉电话(如12301),方便紧急求助。

最后请大家牢记:便宜别贪,生人别信,转账别急,攻略别懒。祝大家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五一假期!

(来源:新华网、人民网、央视新闻、光明网、央广网、闪电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