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举报首页 > 要闻>

《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在京发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记者 张赛 2020-10-10 11:11:21

未成年人是互联网用户中的重要群体。当代未成年人用网程度不断加深,他们的互联网运用呈现一些新特征、新问题,需要深入观察思考。9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书记方勇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唐绪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出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发布了题为《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主体地位,加快完善网络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报告。
  蓝皮书基于“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第10次全国调查的最新数据,对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网络行为、网络认知、网络交往、网络表达、网络学习、网络素养等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介绍,对网络流行文化、人工智能技术、网络课程、网络游戏等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热点话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特别是对港澳台青少年互联网运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报告,首次完整呈现了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
  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 京沪两地早于全国平均年龄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课题组对全国7~18岁的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显著高于我国总体互联网普及率(64.5%)。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到78%,首次触网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6-10岁。对比2017年和2020年的数据发现,8岁前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未成年人增多(见图1),表明未成年人网络“原住民”的特征越发明显。伴随网络接入手段的日益普及和网络运用便捷程度的不断提升,城乡之间未成年人的网络普及率已几乎没有差别,“全民上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的显著标签。

通过对北京小学生和上海中学生互联网运用状况进行分析,蓝皮书指出,两地未成年人触网年龄较全国平均年龄更早,且“出生越晚,触网越早”的趋势更加显著。京沪地区的中小学生互联网运用状况虽然和全国基本相似,但在网络学习、搜索信息等主动运用网络能力方面要高于全国水平。以参与网课为例,尽管北京小学生不参加网课的比例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参与网课学生平均上网课时间更长,在英语和编程科目的学习水平上也显著高于全国水平。而上海中学生无论是参与网课的时间还是比例都高于全国中学生平均水平,每周参与网课八小时以上的比例更是全国水平的近5倍。同时,京沪地区未成年人对网络安全的认识水平更高。北京小学生在互联网上发言更为谨慎,考虑自身言论对他人影响、隐私保护和设置高安全级别密码的比例也更高。京沪两地在网络素养教育方面也呈现出一定差异,这也反映出当前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蓝皮书封面 主办方供图

重视网络流行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
  青少年基于其自身独特气质形成了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景观。蓝皮书指出,青少年群体对网络流行文化较为敏感,追新逐潮;网络流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言语和行为;青少年群体在网络流行文化热点事件中的参与度高。
  调查显示,网络流行文化对未成年人的日常语言和行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累计超过五成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流行语(经常使用+较多使用+有时使用,62.2%),仅有9.8%的未成年人“从不使用”网络流行语。另一项数据表明,只有三成(33.2%)未成年人从不模仿网上的行为,五成未成年人学唱网上流行歌曲,近两成(19.5%)未成年人会模仿网络说话的方式。而对网上流行的娱乐活动、网上流行的东西、网络游戏中的人物、网上流行的新玩法等,部分未成年人会模仿或购买。
  青少年文化不仅仅影响青少年个体成长体验和经验,不仅会成为储存于个体大脑中的用以指导行为的东西,且具有公共性、集体性与行动属性。蓝皮书建议,应该从更宏大的视野认知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的意义,高度关注网络流行文化对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呼吁青少年摒弃和远离不健康的网络流行文化,警惕网络流行文化背后资本市场等运作造成的青少年及其家庭的矛盾和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