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网络安全知识
  • 案例分析
  • 政策法规
  • 操作指南
  • 1
  • 2
  • 3
  • 4
  • 5
  • 中央网信办召开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第一次全体会议
  •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揭晓
  •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持续开展网络辟谣标签工作
  • “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曝光涉疫谣言溯源及处置典型案例
  • “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曝光第二批网络谣言溯源及处置典型案例
  • 买果汁不该成为“眼力考试”

    炎炎夏日,果汁柜台前消费者的目光在“100%”“NFC”“零添加”等诱人标签间游移,按说买果汁是为寻找几分清凉,如今却成了一场“眼力考试”,消费者不得不在包装的犄角旮旯里“找水”。

  • 今日辟谣(2025年7月11日)

    【今日辟谣(2025年7月11日)】山东菏泽龙卷风已致五人死亡?临沂大风冰雹砸烂果园?新疆伊犁恰西环线全面通车?如何预防和应对热射病?编造散布“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谣言的4名网民被依法行政处罚 中国银联发布声明!

  • 网传太阳能板释放有害电磁辐射?谣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6.8亿千瓦,同比增长15.7%。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也越来越多。然而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称“太阳能板会释放有害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近期,由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委网信办等单位联合发布的“科学”流言榜,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科学辟谣。一起揭开真相↓

  •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发布风险提示,警惕利用“稳定币”等新型概念进行的非法集资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9日发布风险提示:近期,以“稳定币”为代表的各类数字货币及相关概念受到市场关注,一些不法机构与个人,假借“金融创新”“区块链技术”“数字经济”“数字资产”等噱头,利用社会公众对新型金融概念认知尚不深入的特点,通过发行或炒作所谓“虚拟货币”“数字资产”“稳定币投资项目”等方式,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公众投入资金参与交易炒作。

更多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北京市网络舆情和举报中心
京ICP备1902310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