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网红“野景点”,这些真相要知道
春暖花开,正是外出踏青好时节,但近年来,有人借助网络,将一些未经开发、游离于正常监管外的“野景点”,冠以宝藏秘境、绝美之地,没门票、好出片等噱头,不断吸引游人探险打卡。
“仙境”可能成险境
网红“野景点”隐患多
由于尚未开发,基础设施不完备,网红“野景点”看似风光独特,却潜藏不少隐患。
近年来,多地消防救援部门提示群众不要前往未开发的“野景点”游玩,但人员伤亡的惨痛悲剧依然时有发生。
广东一名游客在六片山“网红”天池游泳时溺亡。当地公园管理方称此处禁止游泳,周边也设有警示牌和拦网,但仍有人破坏设施下水游泳。
有媒体指出,溺水事故发生前,网上可以搜索到多篇“六片山玩水攻略”。一些博主在社交媒体发布天池嬉水、游泳、玩浆板的照片,宣称该地为“玩水圣地”,吸引游客前往。
还有网友发现,两名游客在石人峡被溪水冲走身亡事故发生前,有博主曾在某社交媒体发帖推荐石人峡徒步路线,称其为“避开人潮的徒步天堂”,还表示该景区“现在免费开放”。而石人峡附近布袋山景区的工作人员则称,该景区已经封闭,不允许游玩。
“去野外无人管理的景点,危险系数是极其高的。”北京应急管理学会专家苗卫国表示,在山区野游不仅很可能会迷失方向、被昆虫叮咬或蜇伤、突发身体不适,还有可能遭遇落石或雪崩、摔伤出血、被蛇等野生动物攻击,甚至可能在夏季暴雨时遇到雷击,而且“野外没有安全保障措施,一旦发生意外,伤者很难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到野外开放水域游泳则更危险,“有些看似很平静的水面下可能是暗流涌动,有瀑布,有深潭,还会有水草,盲目下水游泳很容易发生意外”。
明知有重大危险仍推荐
博主或平台均需担责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尹少成教授表示,“实践中一些网红博主为了吸引流量,明知相关景点或旅游线路的重大危险情形,仍予以推荐,未尽合理的风险提示义务,甚至刻意隐瞒安全风险,对景点设置的危险标志进行遮挡或P图。这种推荐方式可能会被认定具有过错或者主观故意,推荐者或应承担一定的侵权责任。”
尹少成指出,网红博主受社会关注的程度较高,其行为的影响范围较大,因此,其在实施推荐行为时的注意义务也应当高于普通人。“网红博主应当对野游路线的路况、坠落或滑落的风险进行如实说明。如果该地发生过人身、财物损害事故也应有所提及,而不是刻意隐瞒。”而没有商业目的或盈利行为的普通网友,只需要将自己的旅行过程如实展现即可。
但是,网红博主是否有法律责任,还应综合实际情况以及情节严重程度等各方面综合予以考量。“如果网友明知景点存在安全隐患仍前往的,属于因自身过错原因导致损失发生,一般要自己承担相应的损失。”
那么,社交平台对于这类“种草”“野景点”的行为负有怎样的责任?
“平台可能需要承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根据民法典和电子商务法相关规定,平台经营者未尽到合理、谨慎的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此种责任亦属于过错责任,若平台已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对‘网红打卡地’攻略可能导致的风险作出了提示,对已发现的不合规的攻略采取限流、删除等必要措施,对损害结果无过错的,则无须承担责任。”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叶刚说。
抖音启动“野景点”类短视频治理
呼吁用户举报风险地点
抖音平台曾发布公告,启动“野景点”类短视频专项治理,重点关注“野景点”游玩,危险区域探险,危险戏水行为三个方面。
对于发现的风险内容,抖音平台将采取添加标注、内容下架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高危且多次违规的账号,平台也会采取账号禁言、封禁等手段治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告中抖音安全中心还呼吁网友和各地有关部门举报风险地点信息,与平台一同治理。“许多用户发的美丽风景,平台也不知道它是否安全,例如有些视频里看起来有护栏、栈道,像是正规景点,但实际可能已废弃多年。”抖音安全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野外游玩
这些真相要知道
(综合自央视网、新华社、应急管理部、法治日报、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