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暑期防骗指南:识破六大网络陷阱,筑牢安全防火墙
来源:
作者:
2025-07-01 13:19:45
暑期是中小学生上网、社交、娱乐活动活跃期,也是诈骗分子针对未成年人实施诈骗的高发期。常见发案类型和特点,特发布以下反诈提醒:
游戏诈骗:虚拟世界的真实陷阱
典型话术:“加QQ免费送皮肤”“代刷装备只收成本价”
诈骗流程:诱导扫码→获取账号→盗刷资金
安全锦囊:游戏充值认准官方渠道,切勿点击陌生链接。家长应为支付账户设置限额。
追星诈骗:披着偶像外衣的骗局
新型套路:伪造明星社交账号→组建粉丝群→收取“见面会保证金”
技术手段:使用AI换脸技术伪造明星视频
安全锦囊:明星官方活动需看正式公告。涉及转账汇款立即告知家长。
兼职诈骗:高薪诱惑的致命陷阱
常见话术:“刷单日结300元”“在家可做数据录入”
诈骗步骤:小额返利→大额任务→卷款消失
安全锦囊:凡要求垫付资金的兼职均属诈骗。正规兼职应签订劳动协议。
假冒师友:亲密关系的致命利用
技术支撑:盗号软件+AI语音克隆
诈骗剧本:“急用钱交补习费”“帮忙代付机票”
安全锦囊:收到转账要求必须电话或当面核实。
解防沉迷:破解系统的危险谎言
目标群体:被游戏时长限制困扰的未成年人
诈骗话术:“专业技术解除限制”“内部人员快速通道”
安全锦囊:游戏防沉迷系统不可破解,遇此说辞立即举报。
考试诈骗:升学焦虑的恶意收割
精准时点:中高考放榜期间
诈骗剧本:“内部渠道修改分数”“特招名额保送名校”
安全锦囊:升学信息以官方教育部门发布为准。录取过程全程透明可查。
未成年人防诈“三不一多”原则
不轻信:对网络陌生人保持警惕,中奖、免费福利等信息多查证。
不透露:身份证号、支付密码等核心信息坚决不泄露。
不转账:未经家长确认绝不进行任何资金操作。
多核实:遇可疑情况立即联系家长、老师或拨打110。
综合自:光明网、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