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些门票全是假的,暑期来京旅游要当心
暑期北京旅游市场火热,但陷阱也随之而来。近期,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曝光了一批假冒人民大会堂门票骗局: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平台违规使用人民大会堂标识,仿冒官方账号高价兜售假票,甚至收取费用后直接“消失”,严重损害游客权益和景点形象。在此对广大游客发出以下提示:
一、假票套路大起底,这些陷阱要警惕
假票诈骗
不法分子伪造高仿假票,通过社交平台或景区周边兜售,票面价格通常高于原价但无法通过官方验票系统,导致游客无法入园。
定金诈骗
诈骗分子以“内部预留票”“快速通道”为幌子,要求支付定金后拉黑,或以“订单超时”为由诱导多次转账,最终卷款消失。
虚假渠道购票
仿冒官方账号或伪造购票页面,通过陌生链接诱导游客支付票款,随后以“账户异常”等理由要求追加转账,最终导致钱款无法退回。
二、规范参团,不信虚假宣传
伴随旅游市场的逐渐升温,“低价游”“强制购物”等不规范经营行为时有发生,而虚假宣传往往是不良商家的揽客套路。无论是诸如“全网最低价”“限量秒杀”这类极具诱导性的宣传话术,还是打着“政府补贴”“政府合作”“以购代捐”等旗号来诱导购物的噱头,切不可轻易相信,以免引发后续消费纠纷。
三、关注场所信息,官方渠道购票
鉴于暑期游客数量激增,部分热门场所的门票或参观资格十分抢手,市场上随之出现了“买讲解保进馆”“讲解带门票”等所谓高价门票信息。但是,这些热门景区或场所大多自有预约平台,不存在和第三方平台的合作,并且已对社会公众有此类信息的提示。建议市民和游客登录官方网站或小程序了解预约政策、预约时间等信息,提前预约购买门票。
四、依法维权,保障自身权益
预订旅游服务时,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要先对提供服务的经营者的登记信息和经营资质进行查验。消费付款务必和经营者签订规范的合同,仔细阅读行程、费用、退改等条款。建议在出行前先签订书面合同后付款,切勿仅凭口头承诺支付定金,避免出现到达目的地城市后发现要签的合同内容与事先约定不符的情况。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经营者存在不明码标价、擅自提价、额外收费、强迫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请留存好合同等相应凭证,拨打12345进行举报。
综合自:澎湃新闻、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