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就能挽回情感?警惕“人财两空”
如今,在网上,各类宣称能“挽回情感”的咨询机构层出不穷。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机构凭借话术模板和精心设计的套路,瞄准深陷失恋痛苦的人群,诱导其购买高价“恋爱挽回指导”服务。然而,许多消费者最终不仅没能挽回感情,还陷入“人财两空”的窘境。
生意:分手后情感可以花钱“挽回”
“恋爱挽回陪跑,手把手指导方法”,“5000+成功案例挽救爱情”“情感军师,帮你一对一分析聊天”……在网络上,打着类似宣传语的广告层出不穷。为了摸清这些机构的运作模式,记者以“刚经历分手的女性”身份,分别购买了三家不同机构标价9.9元、49元、99元的“情感咨询服务”,并通过AI软件生成不同的分手经历,与机构分配的“情感导师”沟通。
在咨询前,记者询问机构资质及“老师”是否具备宣称的“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有机构表示自己是“从业七八年的资深正规机构”,但发来的营业执照登记时间显示为“今年8月”;有“老师”称拥有“中科院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证书”,或发来一张“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培训证书”。记者查询了解到,2017年人社部取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目前市面上已无国家级别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现阶段各机构只能颁发培训合格证书,无法作为有法律依据的执业从业资格证明。
随后,记者提供了不同的分手经历,对接的也是不同的“老师”,但三次咨询却呈现出高度相似的流程。
首先,“老师”会选择性地提问,询问“对方曾经为你付出过什么?有几次让你特别感动的经历?”随后便将对方定义为“非常优秀,值得挽回的人”,称“对方这么优秀,身边不缺女孩子追求”。
接着,“老师”会询问“矛盾是如何产生的、以前是如何处理的”,然后将分手原因归结为“沟通方式有问题”“恋爱经历匮乏”,并指出“只有改变恋爱思维、提升自我价值,才能对对方形成‘二次吸引’,从而挽回感情”。
最后,“老师”表示,“二次吸引”需要“半个月到两个月的积累铺垫”,随后便推销机构的“陪跑式”服务。如2800元的“半月挽回计划”、3800元的“一月挽回计划”,99元咨询的“老师”则推出每月5800元的专属定制服务,称“会配备5至6人团队,全方位帮你由内而外改造”。
而提及“若最终无法挽回能否退费”时,一位“老师”称,“原则上不能退费,不满意可以换老师,直到你满意为止”;另一位则用激将法:“你要是考虑退费,就别来咨询我们,也别想挽回这段感情了!”
套路:咨询低价引流 套路洗脑“逼单”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发现,涉及“情感挽回”服务的投诉有2700多条,投诉的大部分问题为“不予退款”“诱导消费”“虚假宣传”“签订霸王条款”等,涉诉的金额从几千元到上万元。
通过梳理多位进行过“情感挽回”咨询的网友经历和自己的咨询体验,记者大体可以总结出这类“情感挽回”机构的套路。
最初的套路,都是通过“低价情感咨询”吸引潜在“客户”,随后由“专业老师”先倾听咨询者的情感困境,再放大问题严重性,制造情感焦虑,从而进行“逼单”。
在初次咨询时,“老师”会通过大量话术,贬损咨询者价值,将问题出现的原因全部归结于咨询者,使其对自身产生怀疑,认为只有根据专业指导进行自我提升,才有可能挽回感情。
随后,会推出价格相对较低的“基础挽回套餐”,再等没有效果时,要求客户继续升级套餐。由于双方签订的电子合同中多为格式条款,暗藏“因客户个人原因导致服务效果不佳,不予退款”等霸王条款,且对“挽回成功”的定义模糊不清,咨询者想要退费时,会以“你配合不够,没有按方案执行”等理由拒绝。
提醒:情感咨询需谨慎理性
针对“情感挽回”骗局,律师提醒,情感问题具有复杂性和个性化特点,不存在“万能挽回公式”。在选择咨询服务时,要核实机构资质及从业人员专业背景,避免被“山寨证书”误导;签订服务合同时,需仔细阅读条款,重点关注“服务内容”“效果界定”“退款条件”等内容,对模糊不清、存在霸王条款的合同要坚决拒绝。
作者:徐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