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免费菜地”误导您!网络谣传诱发的偷菜行为既失德又违法
近日,魏善庄镇后苑上村、后大营村等处的多位菜农遭遇了烦心事。自家辛辛苦苦种植的蔬菜屡屡被不明身份的人员偷摘,给菜农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调查发现,部分偷菜者竟是轻信了短视频平台上关于该处菜地为“无人看管免费采摘”的不实信息,专程前来。
对此,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及菜农呼吁:请勿轻信网络谣言,偷采他人农作物不仅违背社会公德,更是一种违法行为。

谣言引流
“免费采摘”诱人前来
“一开始只是零星少一点,我们以为是过路人顺手摘的。后来发现成片成片地被薅,还有人拉着小推车、拿着大麻袋来,这才意识到不对,可是我们劝不住,拦都拦不住。”后苑上村的一位菜农看着自家被糟蹋的菜地,既心疼又无奈。
据了解,近期在部分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将魏善庄镇后苑上村、后大营村等处周边农田描述为“体验田园生活”“可以随意采摘的无主菜地”等内容。这些视频为博取流量,刻意模糊了农田的权属,误导了大量网友,致使他们将其视为一个开放的“打卡点”和“免费菜篮子”。
对于以种地为生的农民而言,田里的作物是他们一年的主要收入来源。“我们每天起早贪黑伺候菜地,眼看着就要成熟收获了,结果看不住就被哄抢了。”后大营村的一位菜农表示,“这些来偷菜的,拿走的不仅是几颗白菜,几根萝卜,更是我们的心血和指望。看着地被糟蹋得乱七八糟,心里真不是滋味。”菜农们反映,这样不问自取的偷菜行为不仅直接导致经济损失,更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耕作积极性。

从法律角度看
这种“顺手牵羊”的行为
绝非小事
↓↓↓
偷菜非小事
违法代价高
近日,有2名人员轻信网络自媒体“免费摘菜”的谣言,到魏善庄镇未经农户同意摘取田地中蔬菜,后因盗窃被公安机关采取行政拘留的处罚。
菜地里偷菜、“哄抢”菜,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刑法》,同时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行政违法:如果偷菜价值较小,未达到当地盗窃罪立案标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属于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行政违法。会被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刑事犯罪:若偷菜价值达到当地盗窃罪立案标准,或者存在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等情形,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构成盗窃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民事赔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偷菜者需依法赔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包括蔬菜的市场价值、种植成本等直接损失,以及因盗窃导致的农业生产延误等间接损失。
共享田园美
文明需先行
魏善庄镇以其优美的田园风光和丰富的农业资源而闻名。我们欢迎广大村(居)民前来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丽,但这份共享的前提是尊重与文明。
我们在此向广大公众发出倡议:
1.明辨信息,勿信谣言
请主动甄别网络信息,对于所谓“免费采摘”、“无人看管”的内容保持警惕。私人农田和集体财产受法律保护,绝非无主之地。
2.尊重劳动,爱惜成果
每一颗蔬菜都凝聚着农民的辛勤汗水。请用欣赏代替占有,用镜头记录美景,而不是伸手窃取他人的劳动果实。
3.选择正道,乐享田园
若想体验采摘乐趣,北京周边有大量正规、合法的秋拾地块,既能保证菜蔬质量,又能真正支持农业发展,是安全、愉快的正确选择。
4.积极举报,共建和谐
若您发现此类偷盗农作物或发布不实信息的行为,请积极向村委会或公安机关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乡村秩序。
田园之美,在于其勃勃生机,更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互敬。莫让一时的贪念,玷污了乡村的淳朴,也让自己背负上法律与道德的双重枷锁。让我们携手,用文明的行为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让魏善庄的田园风光,真正成为人人向往、人人爱护的美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