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举报首页 > 网络安全知识>

勿信“风水”消灾骗局 警惕免费讲座背后陷阱

来源: 作者: 2025-11-18 18:57:13

近日,央视曝光一起针对中老年人的系列诈骗案,犯罪团伙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免费国学讲座”“风水命理分析”内容,吸引大量中老年观众。初期以“公益”姿态博取信任,随后推出售价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的“转运课程”“命理套餐”,并虚构“血光之灾”“家族厄运”等灾难预言,要求受害者支付数万至数百万元的“消灾费”。初步统计,该案涉案金额超4600万元,受害者遍布全国。那么,这类陷阱有哪些套路,如何有效识别呢?

从“温情关怀”到“心理恐吓”的连环陷阱

精准引流:打造“大师”人设

诈骗团伙首先雇佣专人扮演“风水讲师”,按照预制台本拍摄短视频,专门瞄准中老年人关心的话题,通过平台算法精准推送。这些视频内容紧紧围绕“家人健康”“子女前途”“招财纳福”等主题吸引目标人群。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张慧瑜指出,平台基于用户偏好的精准推送算法易形成“信息茧房”,将老年人牢牢困在与营销产品高度相关的推荐内容循环里。

情感渗透:从嘘寒问暖到套取信息

一旦有用户关注,“班主任”立即以免费课程为诱饵,套取受害人详细信息,建立“专属档案”,为后续精准诈骗铺路。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刑侦大队中队长王俊彦指出:“嫌疑人对受害人的家庭情况、自然情况以及经济情况更为了解,受害人在整个过程当中不认为自己受骗,心甘情愿支付钱款”。

连环索费:虚构灾难预言

所谓的“班主任”“督导师兄”先推荐“免费课程”,后诱导受害者加入要价上千元的“高阶课程”,进而以“开光法器”“功德金”“解厄法事”等名目层层加码。警方发现,在每个阶段诈骗分子都编写了详细的话术剧本,尤其是在最关键的被称作“断盘”的环节,甚至连语气等细节都提前设计好了。

破除迷信心防,筑牢亲情壁垒

科学认知击破迷信:任何声称“付费即可改命”的说辞均属诈骗,命运预测无科学依据;对“血光之灾”“家族厄运”等恐吓话术保持警惕,立即告知子女或报警。

资金安全严守底线:不向任何私人账户支付“消灾费”“功德金”,宗教场所正规捐赠需通过官方渠道;大额投资或消费前必须与家人商议,谨慎转账。

亲情陪伴主动干预:子女应定期向父母科普新型骗局,推荐权威反诈平台;鼓励父母参与社区活动,填补情感空虚,减少对网络“关怀”的依赖。

此类骗局往往利用中老年人对健康的焦虑、对子女的牵挂及信息不对称实施犯罪。唯有将反诈意识融入日常关怀,才能织密防护网,让诈骗分子无处下手。


来源:央视新闻 光明网 中国日报网 南京市公安局微信公众号